流感提前肆虐!2类家庭必备药,关键时刻不慌神
刚入秋没多久,不少地方的流感就开始“冒头”,医院儿科、呼吸科门诊量明显增加——今年流感季比往年提前了近一个月,且传播速度快,很容易出现“一人中招、全家接力”的情况。
刚入秋没多久,不少地方的流感就开始“冒头”,医院儿科、呼吸科门诊量明显增加——今年流感季比往年提前了近一个月,且传播速度快,很容易出现“一人中招、全家接力”的情况。
随着2025年甲流高发季到来,奥司他韦再次成为药店热销品,不少家庭盲目囤药,甚至有家长一次买下3盒备用,花了123元却因不符合报销条件无法报销,白白花了冤枉钱。事实上,作为国家推荐的抗流感特效药,奥司他韦并非“万能药”,仅针对特定情况有效,滥用不仅浪费钱,还可
大家好,我是已通过平台健康资质认证的科普作者,专注分享实用健康知识,所有内容均基于权威指南整理,非广告推荐,可放心参考。
最近走在小区里、办公室里,总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咳嗽声,身边不少人都中招了甲流——高烧不退、浑身酸痛、乏力嗜睡,比普通感冒难受多了。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,当前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已经冲到29.8%,其中甲型H3N2亚型占比超过95%,学校等场所的聚集性疫情也
“前一天还好好的,第二天突然烧到39℃,浑身骨头缝都疼,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”——最近不少人被这种“猛如虎”的症状突袭,误以为是普通感冒硬扛,结果越拖越严重,甚至全家传染。其实这大概率是2025年高发的甲流H3N2毒株在作祟,它比普通感冒症状更烈、传染性更强,但
甲流高发期,身边一有人出现高烧、浑身酸痛、咳嗽,就赶紧翻箱倒柜找药吃。抗生素、复方感冒药、抗病毒药一股脑往嘴里塞,觉得“多吃药好得快”,却不知道很多人已经踩了用药误区。尤其是这3种药,乱用不仅治不好甲流,还可能帮倒忙,加重症状甚至损伤身体,今天就用最实在的大白
孩子常合并呕吐腹泻,老人则可能表现为意识淡漠、食欲不振。临床上我们常见的误区,是家长以为孩子只是普通着凉,延误了48小时内的治疗黄金期。
门诊里,38岁的张先生攥着体检报告,指腹捏得发白,手心里都冒着凉汗。28岁确诊乙肝后,他每天雷打不动吃恩替卡韦,第2年病毒载量就降到检测下限,可表面抗原始终在1200-1500 IU/mL打转,像块甩不掉的“心头包袱”。
很多人一查出甲流,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吃抗病毒药,生怕拖一天就严重一分。但临床上我们发现,光靠抗病毒药物,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,有时候还容易让身体陷入“只治表不治本”的误区。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,甲流治疗不能只盯着病毒杀伤力,还得考虑身体的整体应对能力。
每年一入深秋,不用天气预报,村口的大爷都能闻出“流感味儿”。今年这股“流感风”来得尤其早,许多家庭还没来得及反应,嗓子就先“中招”了。提前备好关键药箱,不仅是对家人负责,更是防患未然的智慧。
有人烧到39℃浑身发烫,肌肉酸痛得不敢翻身,咳嗽咳到后半夜睡不着。有人硬扛着上班,结果拖成肺炎住院;有人乱吃感冒药,不仅没用还伤了肝。
近期,气温波动大,流感开始活跃。西安市胸科医院老年医学科及咳嗽门诊负责人、主任医师柴雅琴,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性疾病控制科李倩科长,从医疗诊疗与疾控防护双视角出发,共同总结“辨、防、治”3个关键招,帮大家科学应对流感。
流感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我们对流感的认识还停留在“发烧、嗓子疼、扛一扛就过去了”。2024年的春天,国内一度流感高发,医院发热门诊排满了人。多数人直到高烧不退、全身疼痛才意识到问题,盲目吃药,甚至互相推荐“神药”,结果不仅拖延了病情,还可能让病毒变异,增加耐药风
上周同宿舍老张体检出乙肝阳性,缩在楼梯间抽了两根烟。我递烟给他时手有点抖,突然想起前年体检我的报告单上也闪过那个红字。现在想想挺可笑的,当时差点就加入焦虑大军了。
最近流感高发,门诊里挤满了咳嗽、发烧、浑身酸痛的患者。不少人一进门就主动要求:医生,给我做个咽拭子吧,看看是不是流感!也有患者一脸疑惑:我就是普通感冒吧,不用做检测了吧?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流感季节里,咽拭子检测到底该怎么选。
对乙肝患者来说,常年吃药、定期检查的开销曾是不小的负担:进口抗病毒药每月要花几百块,半年一次的肝功能、病毒DNA检测也得自掏腰包,长期下来压力着实不小。好在2025年10月1日起,国家医保局更新了药品和诊疗项目目录,乙肝治疗中的一批常用药、关键检查费用正式纳入
同事小林这周总说浑身没劲儿,干咳得厉害,明明没发烧,还以为是连着加班累着了,结果去医院一查,居然是甲流。最近身边这样的人不少,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9月12日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也印证了这点。全国流感活动虽还在低水平,但流感病毒阳性率已经连续三周上升,尤其是学校